9月20日至22日,金秋的仙桃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仙桃黄鳝消费季活动在这座“中国黄鳝之都”隆重举行。作为黄鳝产业领域的年度盛会,此次活动不仅是展示仙桃渔业发展成果的窗口,更是汇聚产学研力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长江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黄鳝领域首席专家杨代勤教授、高学军院长、苏应兵副院长、袁汉文教授、易提林副教授组成的专家团,应邀第三次出席活动,持续为仙桃黄鳝产业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本次消费季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以“庆丰收、促产业、强品牌”为核心,精心打造了多项高规格主题活动。活动期间,中国渔业协会黄鳝产业峰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国黄鳝产业有了专业化的交流协作平台,将有效整合行业资源、规范发展秩序。同时,仙桃黄鳝供应链大会聚焦产销对接,吸引了全国数十家采购商、物流企业现场洽谈,进一步完善“养殖-加工-流通”全链条体系;仙桃黄鳝产业大会则汇聚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产业升级路径。此外,充满乡土气息的丰收歌会、比拼厨艺的鳝食擂台赛,让市民与游客沉浸式感受丰收魅力,而项目签约环节更是硕果累累,一批加工、研发类项目成功落地,为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开幕式上,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活动开幕,对仙桃黄鳝产业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全省特色淡水产品产业链链长王艳玲在致辞中表示,黄鳝产业是湖北特色淡水渔业的重要支柱,仙桃作为核心产区,要持续强化品牌引领、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迈进。现场发布的权威数据更是振奋人心:年度“仙桃黄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06.51亿元,较去年大幅增长35.2%,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实现双提升,充分彰显了仙桃黄鳝的产业底蕴与发展潜力。

在备受关注的黄鳝产业大会上,长江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杨代勤教授受中国渔业协会委托发布《中国黄鳝产业发展》主题报告,凭借其数十年深耕黄鳝养殖与研究的深厚积淀,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专业且务实的分享。报告中,杨代勤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黄鳝养殖从传统土法养殖到现代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不同阶段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随后详细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现状,涵盖养殖规模、主产区分布、产量变化等核心数据,并对加工流通环节的创新模式、市场消费的需求升级趋势进行解读。同时,他还系统阐述了国家及地方层面针对特色渔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以及“仙桃黄鳝”等区域品牌的建设经验。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养殖技术标准化程度不均、加工附加值偏低、病害防控压力等主要问题,杨代勤教授结合实践案例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强调要强化产学研融合、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深化品牌运营,为中国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其观点得到现场嘉宾的广泛认同。
(编辑 易提林 审核 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