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张娟、高学军
成 员:杨烨、苏应兵、孙恺、李伟国、张健淞、易提林
秘 书:祁梅
二.答辩分组、时间、地点安排
动物科学专业(一)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0日 |
8:30 - 12:30 |
地点 |
西5-401 |
组长 |
杨烨 |
成员 |
李助南 |
黄廷华 |
韩荣勋 |
|
秘书 |
李伟国(13797286964)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曾杨 |
不同营养水平对波尔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杜晋平 |
2 |
陈松 |
日粮中粗蛋白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杜晋平 |
3 |
洪延哲 |
清平猪保种群生产性能测定 |
杨军 |
4 |
胡爽 |
日粮不同加工处理方法对波尔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杜晋平 |
5 |
胡韦琪 |
芽孢杆菌对鸡粪堆肥重金属的影响 |
张佳兰 |
6 |
明扬帆 |
奶牛乳脂率的全基因组互作分析 |
杜志强 |
7 |
冉欣 |
荆江麻鸭肉品质测定分析 |
翟双双 |
8 |
沈月 |
不同水平艾叶对22-42日龄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
翟双双 |
9 |
闻文 |
日粮精粗比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杜晋平 |
10 |
吴玉琪 |
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杜晋平 |
11 |
殷煜航 |
藻菌共生体系对高氮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 |
杨军 |
12 |
董卉劼 |
基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阳新猪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
杨军 |
13 |
何鑫 |
芽孢杆菌对鸡粪堆肥的影响 |
张佳兰 |
14 |
贾宇杰 |
基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恩施黑猪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
杨军 |
15 |
龙茜 |
不同品种牛睾丸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比较分析 |
杜志强 |
16 |
朱心怡 |
牛肌肉组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细胞间通讯的研究 |
杜志强 |
动物科学专业(二)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0日 |
8:30 - 12:30 |
地点 |
西5-402 |
组长 |
杜志强 |
成员 |
杜晋平 |
张佳兰 |
杨军 |
|
秘书 |
翟双双(18819474796)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陈星月 |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发育及黏膜屏障的影响 |
杨烨 |
2 |
陈振钊 |
几种家畜与家禽肉的蛋白质组成比较分析 |
韩荣勋 |
3 |
杜思雨 |
不同营养水平对阳新番鸭育雏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李伟国 |
4 |
何燕 |
不同营养水平对阳新番鸭日粮中概略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李伟国 |
5 |
胡静 |
不同营养水平对阳新番鸭育雏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
李伟国 |
6 |
胡贤灵 |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杨烨 |
7 |
霍帆 |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添加谷氨酸对生长性能和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杨烨 |
8 |
田熙 |
不同营养水平对阳新番鸭日粮中矿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李伟国 |
9 |
汪思怡 |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肝脏代谢的影响 |
杨烨 |
10 |
温竞春 |
一套HD11巨细胞极化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
黄廷华 |
11 |
杨安琪 |
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挖掘鸡肠道关键转录因子 |
黄廷华 |
12 |
李子文 |
复合使用中成药对小鼠睾丸蛋白质组成的影响分析 |
韩荣勋 |
13 |
练子希 |
杂交对江汉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李助南 |
14 |
沈鹏颖 |
基于混合t检验模型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算法的优化 |
黄廷华 |
15 |
徐长勋 |
杂交对江汉水牛肉用性能的影响 |
李助南 |
16 |
靳娟 |
五子衍宗丸对小鼠睾丸蛋白质组成的影响分析 |
韩荣勋 |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024年11月5日
附件:要求
一、答辩资格审查
指导教师认真审核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材料,给出开题审核意见。
学院工作小组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
参加答辩的学生务必在开题前1天,将所有答辩相关的材料(审核表、任务书、开题报告)提交给各答辩小组秘书,提交前学生务必认真检查、核对各项纸质材料中学生与老师是否在相应处签名。逾期不交者或提交材料任何一项不齐全者、无指导教师签字者一律不能参加答辩。学生答辩完后要求学生在2天之内完成修改,材料上交齐备后答辩秘书签字确认。
答辩要求
1.答辩形式
学生答辩采用PPT汇报,汇报与答辩总时间每人不少于15分钟。
学生陈述: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的主攻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等内容;陈述时间为5~10分钟。
评委提问:根据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内容,针对性提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与实践知识问题,对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议;提问时间为5分钟。
2.答辩结束后,各答辩小组应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合理性提出建设性意见。
3.上交材料
答辩之后,请各位同学按照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修改,所有材料经指导老师和本人在相应位置签字后按顺序上交至各答辩小组秘书处。(无签字或签字不全者一律不收!!!)
4.其他事项
未经学院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换答辩分组及顺序,如有任何问题请与学院教学办祁梅老师(0716-8066332)联系。
三.人员与时间控制
1.每个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且应都为专任教师,严禁非专业人员、在读研究生参加或担任秘书。
2.每小组安排半天答辩,学生人数应在15名以内;安排全天答辩,学生人数应在30名以内。
(编辑 祁梅 审核 杨烨)